鲁小艳 王东兰:构建新文科高质量发展体系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09:36:3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构建新文科高质量发展体系探究

鲁小艳 王东兰

[摘 要]《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高校要根据新文科特性,建立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互联网+”实现教学方式变革,推进科技教学互融赋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相融合,实践传统文化研习方式的创新,构建新文科高质量发展体系。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融合人才培养;科技教学;弘扬文化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四新”建设中明确表述为“新文科”。2020年11月,教育部吹响了加快新文科建设的号角。高校纷纷响应,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创新与探索。伴随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大规模实践,我国高校拓展和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场域和话语体系,既往人才培养计划和传统教学模式开始转变,为构建新文科高质量发展体系提供了多种路径选择。面对这一转变,如何在科研驱动下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发展,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中打造学科生态尚不成熟的新兴学科,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成为我国高校教师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多学科融合培养新模式

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依据,各高校特别是教学单位都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受长期以来我国在高中便开始实施文理分科教育制度的影响,传统文科大多以学校设定的专业培养计划开设课程,重视专业培养,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虽然这有助于提升学科研究效率,研究任务清晰可循,但是人才培养难以博通,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全面发展。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人才培养要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提供学生更契合时代需要的素养训练。对于高校而言,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突破,即教学模式从“教师”单一中心向“教师+学生”双中心转变,课程设计以知识进阶为核心转变为更加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考虑到新文科的特征:跨学科、综合性、融通性。高校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深度融合,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进行多学科融合培养。

在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老师的自由度和主动性。但就时间上来看,部分指导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经常存在实际课时不足的情况;就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是基于老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学生参与和互动程度较低。在考核方式上,以课程论文为主,但对其质量和要求较为模糊。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理论的掌握大都缺乏体系化或在知行转化过程中缺少实践层面的体验。因此,在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还需要注重课程中的纵向联系,打牢通识基础、专业基础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学科思维。

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下,还应该注意到两个“转向”,即培养目标的转向和评价体系的转向。与以往传统文科教学要求不同,新文科的培养目标实际上更加期待教育本质的回归,这就要求教师层面要实现从“教书匠”到“大先生”的转变;学生层面要从知识的掌握向注重知识、能力、品德、综合素质等全面发展倾斜。新文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质量的提升,检验新文科建设的标尺是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建设成果的检验上也要回归对“人”本身的思考,做有利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大胆革新。在人才评价方式上,要从单一总结性评价向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并用上转变。比如,论文成果虽然是考察文科研究学术水平的重要参照,但并不足以概括文科研究的全部水平和一个学生的总体情况。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学科中对新视野和领域的领悟和创新能力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新文科制度性构建还属于探索阶段,除了既往的总结性评价之外,还应具备建设性评价,为其增添更多的社会功能,为我国后来的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融合培养模式之外,还应注重文科学生对于社会价值的重塑。随着人类认识范围与实践方式的变革,人文社科必然面临更加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问题,多学科融合培养,就是为其提供了一个区别于既往认知的研究视角。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同时,又具备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关怀,在人才培养中需将这一终极目标贯穿始终。

推动科技与人文结合,探索新文科课程建设新范式

如果说支持新文科建设的背后逻辑是人文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融合的革命,那么人文社科的研究必然会显示出与科技融合的趋向。事实上,与以往时代相比,当前众多高校在课程建设中,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科技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不论是在疫情之前的线下实地教学演示中,还是疫情之后的网络远程课堂之上,都与科技教学紧密相关。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就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说推动科技与人文结合,探索新文科课程建设范式,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长期以来的文科研究更多地被认为是意识形态领域理性思辨的主观研究,科技人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传统的文科教学课程中,就目前各大高校利用科技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的综合情况来看,传统文科对利用科技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且存在理解上的片面化。
如果把利用科技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视为一种研究方法,那么当前传统人文研究范式并未打破。即对解释学的研究范式的沿袭,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合来诠释世界。当人文研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科学技术相融,如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库资源的运用、爬虫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检测等。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文科传统的研究方法可以被数字化方法取代。由于科技不断介入,在文科的语言学的研究中,已经引进西方教学中常用的数理统计和量化分析方法,比如对于《红楼梦》中字词频数分析,但其洋洋洒洒的数据论证很难证明其量化研究的实际意义。由此可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度”的把握,即在适当运用科技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来推动文科教育的有效性时,切不可丢弃文科的教学理念。

情境化教学是目前教育界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低层次的教学中适用性广泛。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引用、创造与教学内容相互适应的便于理解的场景或氛围,让情景成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指导学生在相应的知识情境中开展探究和学习。这同样给高层次教学提供了某些借鉴意义,高校结合新文科建设的理念,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能。借助情景教学法,高校教师可以课堂知识、专业技能、科研实践为基础, 搭建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从而满足学生对知识与兴趣的同步增长,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情景感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学习成效的提升。

与此同时,在新文科背景下提倡多学科交叉互融,在融媒体环境下利用信息科技等方法和工具,创设教学情境中的构成要素,有利于充分调动信息数据,融通教育资源,打破知识壁垒,符合新文科教改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有利于培育教师自身驾驭融媒体和信息科技的能力,完善“科技+教学”体系,继而提升新文科建设水平。

基于业界对科技人文的探讨,未来关于新文科课程的建设或许会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VR、AR等虚拟教学媒介消融了时空的边界,在人的传达和感知上开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媒介的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跨学科融合的构建思维或将迈入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时代。对于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功能与特征、资源构架与运营机制、技术体系和工具设施,从资源支持、数据协作、建设标准和指导范式对我国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提出建议。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研习新形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重。新文科所提出的“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就是要以中国视角运用中国特色的方法论,进行中国化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分析研究。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人类文明史的创造过程中,形成了诸多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如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古文、诗、词、曲、赋、酒令、歇后语、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儒学文化、道教文化、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并由此催生了我国人文社科研究中的重要学科领域,如易学、儒学、诸子学、训诂学、古典文学、史学以及中医学等。

近代以来的百余年,教育体系从清末科考到学堂制几经更迭,从民国的精英教育到新中国的普及教育的变革,从苏式教育理念到美欧式教育理念的嬗变,逐渐形成了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不断显现,尤其是认识到建立新文科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因此,近些年各大中小学校纷纷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实际上,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再次唤醒,在文化再建与创新中提升中国审美、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声音、创立中国学派。那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探讨“未来以何种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高教研究之中”的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修适应”功能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符号和意义的传递,对人形成精神激励,以达到修身养性、培育完善人格等来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功能。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都是一代代大师和一辈辈学人通过“师承—格致—精进”的路径来实现的。这里的“格致”就是“格物致知”,即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万物之理。“格致”就是将学得的感性知识通过自我内心的“推演”“思辨”升华为理性的认识,这就是古代学人的自修、自省、自知。将传统文化中这种重要的自修方法与现代高等教育学制进行结合,可使学生提升现代学科能力,即在教学方法上规划出学习方向和目标,个人自修攻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传道授业为辅。这样一来,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先行自我推敲,亦不明白之处再进行教学解惑。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悟性,还可以做到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自修研究的不同程度作适当的指引。实际上,高校教学的重点尤其是教研阶段,早已不是简单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的学术指导、引发讨论、培育兴趣、提升领悟等上。而学生的这种自我研究能力,正是当前建设新文科领域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此外,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格致”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钻研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大有裨益,那么在高教研究中重视自修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教师培养其道德自修和道德自律的融合,为学生作出全面的综合的示范和引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修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后,高校教师还需对其内容进行研习创新。研习创新就是指在科研驱动下通过传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对其表现形式的再创新。当前智能媒体及数字媒体的传播特征和文化功能,为新文科的传统文化复兴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例如,从技术优势上看,数据可视化手段、智能交互设计、虚拟仿真系统为非遗、古建、民俗、歌舞等传统文化的再次复活提供了可能;从载体优势上看,融媒体广播、微博、微信、短视频、数字博物馆、有声书等智媒体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国际知名度推波助力;从环境优势上看,技术与人文互融进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媒介与机器正逐渐被注入人文社会的温情关怀,传统文化创新具备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因此,高校教师要因势利导,以创新研究为主导,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研究的推广和落地,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从而催生新的文化样态。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地方文化研究活跃,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在地方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比较明显,尤其是与新文科建设理念还存在明显的距离。因此,加大对国家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的研习,推动地方性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是多学科交叉互融的结果,其构建更是离不开理论课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师资评价等多种体系的支撑。在传统文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之上,学会从中国视角、以中国方式实现人才培育、科技人文、传统复兴的创新研究,这对于未来构建中国学派和国家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为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多数据源、多学科融合的戏剧文学剧本写作课程建设”(编号:202002292016)的阶段成果]

【作者鲁小艳 王东兰,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原载2023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编辑:郭乙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