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2 16:55: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 要]科教融合是新时代建设研究型大学,创新尖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德育与学术质量同步提升的关键举措。科教融合办学在理论探索方面,应建立起“理念—制度—行动”的基本框架;在实践创新方面,应健全以目标达成、内部整合与模式维持为功能的大学治理、科教融合及基本保障制度结构。[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学理念;科教融合;制度建设科教融合,从最简单意义上来讲,就是高等学校研究与教育教学间的协调连接和支撑转化,将科学研究的前沿创新成果融入教学,又以高质量教学保障人才培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学探索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19世纪初,德国率先开始统合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探索,《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也提出“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基础研究科教融合”。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来说,科教融合办学要从顶层设计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角度,廓清办学定位、特色与方略的理念,制定和完善相应制度,并在理念和制度体系内构建行动框架,按照“理念—制度—行动”的基本逻辑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与高校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在比较和发展中凝聚自身的精神、性质、功能、使命;另一方面是在创新和调试中丰富科研机构办学模式下的科教融合实践类型。从党的领导制度来看,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此为导向完善党的建设,健全党的组织领导制度,是从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层面统领科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学术权力结构的优化,主要包含改进权力分工结构、畅通组织体系建设、完善权力监督等方面。一是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确保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党政分工协调的工作机制。二是健全组织制度。一方面要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保证干部队伍建设的正确导向,提升学校中层干部的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发挥院系一级党组织的政治作用,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推动基层党建与学校治理的良性循环。三是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构建务实管用监督体系,全流程、全方位、全口径落实教育管理监督;又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四是进一步强化高校反腐倡廉机制和机构建设,提升权力监督效能,多措并举塑造治理有方、干净担当、科学合理的高校学术权力结构。从协同治理制度来看,要高质量实现大学的基本职能,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也即必须有明确的、合适的责任承担主体和制度建设。大学的治理应以学校章程为核心,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单位管理评估和校园民主管理的共同参与机制,形成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建立符合科研机构办学特征的高水平大学治理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办学的学术底蕴优势。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制度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权责,加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建设,保障学术民主、推动学术自由、加强学术自律。二是推进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一方面,优化职能部门设置,解决二级学院内部权力边界不清,缺乏相应的议事制度等问题,建立规范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制度。另一方面,理顺校院两级人力与物质资源配置,探索建立科教融合专项经费制度,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三是完善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制度。一方面,完善教代会、学代会、研代会各项制度,强化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保障教职工与学生参与民主治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围绕开门办学加强校地、校社和校企合作,构建高校的参与型协同治理体系。科教融合办学的教学培养、科研激励及成果转化制度建设从教学培养制度来看,应因地制宜推动学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一是创新专业内容和专业建设。紧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的战略要求,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打造文科“金专”,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二是改革学科结构,创造学科集群。引导各学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用。三是推动学科融合。加快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结合,增加文、理等不同领域学科的交叉融合,引领具有复合理论背景的高端战略人才培养。四是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制度。探索跨学科门类培养,实施交叉培养。一方面,完善学术型研究生人才选拔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培养和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加大硕博直通支持力度,完善“通识+专业”的“两段式”培养体制。另一方面,以培养高端智库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为中心,实行全口径、全学段培养,切实增强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性,同步服务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要科学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为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输送高层次人才。从科研激励制度来看,一是完善科研人才选拔评价制度。一方面,在将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的前提条件下,实行院系推荐、学校选聘的选拔制度,以及以教学委员会为主体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定位清晰、路径明确、合理高效的专兼职教师职位分类管理标准。引育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全球高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吸引力,聘请学科顶尖人才和高层次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健全职称考评和人事管理制度,选拔若干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梯队重点培养,畅通人才“进—管—出”通道。稳步推进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推行职工管理制度改革,变革以编制身份为基础的人员管理模式,构建以岗位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实施校聘、院(系)聘和项目聘用的不同类型人员管理方式。二是形成专业素养、社会素养和教育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发展体系,积极协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推进职业发展。同时优化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教学科研团队。三是优化激励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分类管理、分类激励的原则,统筹建立适合各系列教职工的薪酬分配模式,探索建立实施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和对高水平人才实施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同时根据各岗位不同职责要求,设定选拔、聘用和考核评价指标,制定科学的薪酬福利体系。从成果转化制度来看,科研成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科研与教学成果的双向转化是学校科教融合的核心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双向转化不仅是一个成果形成和转化运用过程,也体现为科研机构办学中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两重身份的适应和融合。因此,这种转化既要聚焦成果互变,又应关注人事整合。构建引导科教成果双向转化制度,一方面是建立科研支撑教学的引导体系,推进高水平科研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即引导教师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焦点作为科研的对象与内容,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材、研究方法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需要协调教师和科研人员两重身份属性,健全完善科研人员从事教学活动和专任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管理和激励制度。从规划和物质保障制度来看,一是优化资源筹措方式。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多元化资源筹措机制,既发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又通过教育基金等拓宽筹资渠道。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强化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的合法合规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增加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三是完善规划分配制度。要在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量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年度实施计划、资金需求和来源的基础上强化资金保障,在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人才计划、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等方面提供支持,探索在人事、设施与平台建设上的“绿色通道”制度。同时,突出绩效导向,形成资源配置与绩效相适应的制度,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科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联络保障制度来看,一是完善工作交流制度,针对性地选派有关人员赴教育系统挂职锻炼或借调工作,健全“入主流”工作机制。二是成立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聘请教育部专家和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内造诣深厚的顶尖专家担任成员,建立定期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制度。通过专家委员会提供常态化战略咨询和业务指导,来及时发现并解决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探索建立同行交流制度,构建国内外高校科教融合办学的交流与协作体制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强化经验共享。总的来说,制度规范化建设是形成稳定可预期的科教融合模式的重要保障。一是从制度制定和执行来看。学校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科学制定、修订和废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服务制度体系更加科学系统,更加配套衔接,更具可操作性。二是从制度范畴来看,学校各项制度涵盖了学生培养就业、人才队伍进出考评、教师授课科研管理、导师权责规范、学科分析评估,以及学校党建和民主管理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完善科教融合学院管理机制,制定专门管理办法,明晰相关主体与不同环节的权责关系;出台科研、教学质量监测的制度标准,不断提升科教质量监督评估的程序性和标准化水平。总的来说,这种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是“两入双一”方略在行动中的具体体现,起到了增强学校科教融合模式韧性和环境适应力的作用。科教融合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原则,是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环节。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组织贯通、人事合宜、管理科学、共治共享的科教融合行动体系。科教融合办学的系统性制度建设具有学校自身和社会层面两种效用。就学校本身来说,这一制度系统合理界定了高校学术权力结构的分工与界限,明确了科教融合改革的领导核心与组织力量。通过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因地制宜的制度构造,它解决了新制度主义组织学提出的制度实施和制度学习的“模仿同构”与“规范同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组织趋同困境,保障了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其社会效用来说,这一制度系统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扩大可以循序渐进地、合理地、利用技术学到的东西的范围,而减少必须留给社会特权的东西”。它通过现代化高等教育资源科学、合理的生产与配置,扩张并维系了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推动了社会流动,疏解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固化风险。本研究对社科大科教融合制度系统性建设的探讨有益于丰富科研机构办学的科教融合研究,可望为本领域科教融合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从科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未来发展来看,仍面临着新的形势与考验。未来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科教融合办学切实提升人文社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不断丰富“两入双一”理念与实践,创新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大科研”模式,具有鲜明的政治和学术指向性。具体来看:一是兼顾“规范”与“认证”,即在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影响教育系统,建立、完善一个能够对学校自身发挥认证和保障作用的协同框架。其结果是双方在若干特定理念和标准中和解共融,真正蹚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特色之路,实现站在国家立场上的更深层次的“科教融合”。二是在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层面,学校要聚焦“新文科”建设,探索“计算社会科学”及其引领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转向人文知识与科学技术相交叉的新型文科建设,强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议题设置能力。三是进一步推动“文科实验室”发展,发挥结构化数据平台优势,不断强化社会科学研究的情景交互、拟真试验和成果转化能力。总的来说,就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完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坚持组织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创新,创建新型研究型大学。[本文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2 年度课题“新时代文科高校科教融合机制创新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例”(MS2022411)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现代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与前沿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 瑶